一夜名動全國!職員因「放錯材料」無意給公司賺了1億 老闆激動「只獎3000元」16年後他又逆襲了

前賢多晚達,莫怕鬢霜侵。素來有大器晚成的說法,古往今來也有許多名人厚積薄發,一鳴驚人。在日本,也有這樣大器晚成的人,他就是田中耕一,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他又有怎樣傳奇的人生呢?

普通甚至平庸的前半生

Advertisements

天性害羞內向的田中耕一在18歲時進入日本東北大學學習電氣工程。在本科在讀期間,田中耕一的成績也平平無奇,甚至還因德語必修課不及格慘遭留級,妥妥的學渣一個。連他的導師都說田中耕一是自己教過最差的學生。勉勉強強熬到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田中耕一便覺得很滿足了。


雖然成績平平,但田中耕一對生活還是充滿了期待,一畢業就選擇去索尼這樣的高端公司應聘相關職位,但現實狠狠打醒了他,在第一輪海選中他就敗了下來。雖然理想受挫,但生活還要繼續。最終田中耕一在一家小型的儀器製造公司做研究員。


雖然職位普通,薪資不算高,但田中耕一沒有自暴自棄地混日子,而是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實驗室研究中,更是接連幾次拒絕升遷機會,甚至還為了節約時間將頭髮剃光了,這樣一個沉默寡言又舉止奇特的人是公司里公認的「怪胎」

Advertisements


日子就這樣平淡安靜地過著,唯一大一些的波瀾出現在田中耕一26歲那年。公司的老闆決定開發生物大分子質量方面的測量新儀器,並且看中了沉迷工作的田中耕一,點名要他去參加新項目的一線研究。迫於壓力,只有高中化學水平的田中耕一隻能咬牙頂上了。


Advertisements

而恰恰是他這種化學小白的特性促成了他的研究結果。當時的學術界普遍認為激光測量分子量時上限為分子量1000的化合物。田中耕一卻並沒有這個「常識」,依舊用激光射擊大分子化合物。


接下來田中耕一的手誤更是誤打誤撞叩開了科學之門,對化學實驗知之甚少的田中耕一心裡沒底,手也跟著緊張,不小心把甘油倒進了鈷粉末里,他心想這試劑應該價格不菲,還是不要浪費了,遂拿起混合物做了個測驗,沒想到居然分離出了分子量超過1000的化合物。


田中耕一順著這個思路研製出了分析儀器,並且申請了專利。這個項目為公司創造了不止1億元的利潤,公司也獎勵田中耕一11000日元,約合新台幣3000元。這個方法就是後來極大地推動生物化學領域發展的「軟激光去活化」

Advertisements

田中耕一對於這個發現卻不怎麼上心,只是在一次相關技術會議中簡要口述了該方法,後來在一位化學教授的勸說下才將發現寫成論文,發表在國外學術雜誌上。


一夜名動日本

在日本學術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次諾獎名單公布前都會先擬定一份可能獲獎者名單,詳盡地列舉上榜者的學術軌跡,在諾獎公布前就會有一堆記者「駐守」到這些人家中,以便第一時間進行直播。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