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單親媽勝過「沒有質量的完整家庭」!離婚後「脫離前夫高壓相處」海闊天空:其實有愛就夠了

許多離異的媽媽面臨獨自帶孩子的挑戰總是備感艱辛,但其實當媽媽為這個家付出一切時,孩子都會有感覺的,而這個家也不知不覺變得更加溫馨,媽媽其實比自己想像得還要強壯!

一位讀者在後台給我留言,她是這樣寫的。

Advertisements


我是一個單親媽媽,兒子三歲時因為前夫不忠離婚,前夫離婚前後,完全不管不顧,做了很多傷害我和孩子的事情。前夫以及他的家人毫不顧忌,當著孩子面前無理地責備我,對我動手,帶著孩子去認識小三。孩子曾經留下很大的心理傷害,非常沒有安全感,膽小。前夫幾乎什麼都沒有留給我和孩子,我要了孩子的撫養權,用一年時間讓生活回到正軌。用心陪伴孩子,帶著孩子逐漸走了出來,現在孩子有了積極的、很大的變化。而前夫長期缺位孩子的成長,離婚後,也沒有做到對孩子的關注與陪伴。撫養費也拖拖拉拉。我希望你可以寫一篇單親家庭尤其是單親媽媽如何引領和教育兒子的文章。


這是一個話題比較廣闊的命題作文,缺少實際的生活細節作為支撐。雖然從心理諮詢的角度並不是很好的案例,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嘗試來談一談這個話題:單親家庭,尤其是單親媽媽家庭該如何引領、教育孩子?

Advertisements

1. 避免單親家庭的「問題」

我不太喜歡「貼標籤」,因為貼標籤本身是對自己和他人的無形的暗示,我們可以為了方便理解,將「離異並獨自撫養孩子的女性」稱為「單親媽媽」,但請記住,這並不是我們身上的標籤,它本身也沒有任何意義。相比較特彆強調「單親」這個定語標籤,我們更應該記住自己「媽媽」的身份。

① 「單親媽媽」:首先是媽媽

單親媽媽,首先是媽媽。既然是媽媽,就和天下的任何一個媽媽一樣,撫養孩子,教育孩子,會為孩子成長路上取得的任何一點成績而驕傲,也會為孩子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小挫折苦惱。

Advertisements

我之所以在文章的一開始就特彆強調這些貌似是「廢話」的話,是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思維方式。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都是活在「暗示"中的,藏在潛意識裡的暗示,就像一個看不見的容器,限制著我們的人生高度。所以,打破人生的桎梏,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去除那些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暗示(束縛)。

王菲的女兒李嫣,是比較嚴重的唇齶裂患者,但是我們都看見了,這個孩子的性格非常陽光,她絲毫沒有因為自己的"生理缺陷"而有一絲一毫的自卑。有人說這是因為王菲有錢,我認為這種說法太過片面:有錢和陽光,沒有必然的關聯。曾經有一次王菲的採訪,一語道破天機,當記者問她,是否會介意李嫣的兔唇時,王菲回答:我覺得我的孩子完全是正常人,而且非常漂亮。

Advertisements

王菲當時的表情非常自然,既沒有因為記者提及李嫣的「缺陷」而惱羞成怒,面露不悅也沒有刻意的誇大硬撐,她只是很自然的說了一件她認為最自然不過的話。正是因為在王菲的家庭裡,從來沒有刻意強調李嫣的唇齶裂,所以李嫣自己才真的完全不把自己的"問題"當成是一個問題。

問題從來不是問題,只有你把它當成是問題,它才是問題。

這就是暗示的力量。

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權威,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父母的暗示與期待),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走向。一個人格完善的母親,她不會給自己貼任何標籤,尤其是容易引發歧義的標籤,同樣,她的這種態度,也會傳導到孩子那裡,孩子也不會因為自己生活在離異家庭而變得特別敏感自卑。

Advertisements

父母能為孩子提供的東西,的確有「高低」之分,但評價高低的唯一標準,是對孩子陪伴質量的高低,是自己的陪伴,是否對孩子的成長有利?這個標準,與金錢物質無關,與家庭是否完整也無關,只與父母是否用心、能否給到孩子恰當的撫養方式有關。

② 母子關係的問題:共生。

Advertisements

共生關係是家庭教育普遍的問題,結束共生關係是每一個媽媽都需要克服的巨大挑戰,自然,單親媽媽也不例外。

社會上有一些對單親家庭不友好的聲音,其中指向最多的,就是單親家庭容易滋生共生關係。其實這不是單親家庭的頑疾,而是整個家庭教育的頑疾,不過在單親家庭中,因為丈夫這個角色的缺位,使得母子之間產生共生關係的可能性更高了一些。

心理學的共生關係指的是:我的事是你的事,你的事是我的事,一切的事情都是我們共同的事情在親子關係中,幾乎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關係的共生。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共生關係是培養"小白眼狼"和"巨嬰"的必需土壤。

共生關係的本質,是一種「剝削」的關係,也就是父母不願意給予孩子人格上的獨立,其本質是用親子關係剝削孩子的心理發展空間。而共生關係一定和缺少邊界感有關,如果是人格獨立且有恰當的邊界意識的母親,她會意識到孩子和自己完全是兩個人——雖然這個孩子是她生出來的,但是在本質上,卻是另一個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

Advertisements

孩子從出生剪斷臍帶的那一刻,就已經獨立而完整的擁有了自己的身體,這意味著在未來的所有歲月裡,他的身體的全部感受與運動、器官的生長與老化,以及大限來到時的灰飛煙滅,都只是孩子一個人的事,與他人無關。

媽媽雖然不能感知孩子的身體變化,但是和孩子之間有天然的情感連結,這使得讓母親「放手」非常困難。在生活中,媽媽對孩子的包辦替代和控制無處不在,從意識層面,母親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但是在潛意識層面,母親卻往往對孩子賦予了太多的「附加的母愛」。這種過度的母愛會令孩子感到窒息並在人格層面裹足不前

從某種意義上說,成長的過程,就是在情感上遠離母親的過程

不管是在沒有離異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人格不完善的母親都會和孩子形成共生關係,在單親家庭,如果一個母親自身人格不健全,則更容易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期待包括自己的焦慮、強迫等等缺陷全部投射到孩子身上,所以,在親子關係中,充斥著大量的擔心、指責、懷疑、失望,經過投射性認同機制,孩子為了維持和母親之間的情感鏈接,避免分離、拋棄和被拋棄,也會不由自主的按照母親的"期待",將自己活成無能的樣子。這是在家庭教育中最值得警惕的問題。

③ 單親媽媽:避免補償和虧欠心理

在單親家庭中,父親的缺位很容易讓母親對孩子產生一種虧欠的心理,隨之而來的就是對孩子過度的補償。這也是單親家庭中單親媽媽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

這種補償和虧欠的心理,本質上是母親自身人格缺失的投射。也就是說,母親將自己置身於婚姻關係的「弱者」地位,她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可憐的",自己的孩子因為在潛意識裡也被當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孩子也是可憐的。

很多媽媽認為自己並沒有這種心理,只是單純的覺得孩子失去了爸爸所以比較可憐。但事實上,父親缺位對於孩子來說的確是一種損失,但是如果有良好的母子關係補償,孩子依然可以正常的成長。之所以覺得虧欠孩子,過度的覺得孩子可憐,實際上還是自己心理的投射——媽媽把自己人格中的"內在小孩"投射到孩子身上

在過度的虧欠心理下,母親可能會對孩子過度的補償,對孩子有比較多的溺愛,包辦替代,這樣的撫養方式一方面可能會令孩子變得唯我獨尊、蠻橫無理,另一方面,也可能會加重孩子內心的自卑感:他會認同母親對自己的可憐,在潛意識裡認可自己的可憐,從而形成和母親一樣的"自居受害"人格。

④ 引領孩子正確的認識父親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