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經久不衰!老鼠憑什麼 獨佔鰲頭?文史學家揭秘典故:古人的智慧讓人由衷地嘆服

關於鼠年,

有一個最常見的疑問,

十二生肖里,

憑啥老鼠排第一??





論動物界的「德智體美」,

它哪一樣也排不上首位。

看看與十二生肖相關的祝福語:

馬到功成、靈猴獻瑞、金雞報曉、牛氣衝天……

而關於老鼠你能想到啥呢?

獐頭鼠目、膽小如鼠、無名鼠輩、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Advertisements




其實,

在古代民俗、詩文、書畫、典故中,

老鼠並非「人人喊打」,

而是一種亦正亦邪,充滿生趣的動物。





鼠,

對於中國人來說,

是有著相對多元的象徵和情感寄寓的。

想在鼠年多掌握幾句「鼠一鼠二」的吉祥語?

想作為屬鼠的人多了解點「鼠於你」的典故?

咱們今天就來幫你捋一捋

這有趣的「鼠文化」。

「天開於子」:

小小老鼠幫你「咬」出一片天

在敦煌榆林窟25窟的北壁之上,有著敦煌所有壁畫里唯一的一隻老鼠。在富麗堂皇的殿宇世界中,在盛大、肅穆又絢爛的場景里,殿柱一隅,小小的老鼠側立,線條簡潔,神色靈動,形成了富有生趣的點綴。

老鼠為什麼會在十二生肖里排在第一位?

搜索各種研究和說法典故,可以看見這樣的一些答案:

Advertisements

一是民間傳說故事中的生肖排列;

二是中國古代學者從古代晝夜十二時辰的角度解說地支和肖獸的配屬關係;

三是按中國人信陰陽的觀念,將十二種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動物的陰陽是按動物足趾的奇偶參差排定的。動物的前後左右足趾數一般是相同的,而鼠是前足四、後足五,奇偶同體,物以稀為貴,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被排在了首位。





還有一個常見的說法,就是「天開於子」。

清代劉獻廷在《廣陽雜記》中引明人李長卿《松霞館贅言》,其說:「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侯,故子屬鼠。」

Advertisements

大意是:天混沌一片,須消耗這混沌,氣方可洞開。鼠是耗蟲,時近夜半,它出來活動,將天地之間咬出縫隙。於是,天開於子,這是鼠的功勞,它被封為十二生肖之首。后,人們也將鼠認為是「應萬物之靈,吐物華天寶之獸」。





這可以算是中國古代學者大開腦洞,從晝夜交替角度解說老鼠和時辰的關係。畢竟古時沒有電燈也不能玩手機,半夜12點天地漆黑一片,人在屋子裡伸手不見五指。而此時,吱吱喳喳的小老鼠們開始出動,彷彿將世界的混沌狀態咬出了裂縫。因此,古人認為小小的老鼠有咬開天地、破除黑暗之功,可以用「鼠咬天開」這個典故,比喻拼搏創新、更進一步的精神。

老鼠嫁女:

機靈變通的它祝你祛災納吉、多子多福

過去的傳統社會和家庭,很多都是以「農村院落」的形態存在著,老鼠成了居住在其中的人們最常見的一種動物。它與糧倉密切相關。「倉鼠有餘糧」,象徵豐收、生活富足,象徵聚財。

Advertisements

《夢圓叢說》里說:「粵東有錢鼠,其吻尖,其尾長,其聲若數錢然,故名。俗雲,見則主人家有吉慶事。」

《茶香室叢抄》里亦有說法:「常鼠亦能作數錢聲,俗雲朝聞之,主耗財;暮聞之,為數入,主聚財。」說老鼠的叫聲像數錢的聲音,早上聽到破財,晚上聽到聚財。

同時,鼠也象徵「偷竊」,可能也因為這種原因,再加上它的外形不討喜,讓很多人總是提之卻步。直到米老鼠這個形象的出現,鼠才算跟「可愛」搭上了邊。


Advertisements




當然,鼠也代表著機靈、變通和生機。

中國民間一直流傳不少與鼠有關的諺語、歇後語,這也反映了人們對於鼠的普遍關注。比如「多鳴之貓,捕鼠必少」「老鼠看天——小見識」「老鼠掉進米缸里——因禍得福」「老鼠咬象鼻——不識大體」「老鼠鑽書箱——咬文嚼字」等。詼諧有趣,生動形象,在百姓中有比較廣泛的傳播,繼而生衍出許多與鼠相關的民俗文化、鼠文化,「鼠」也成為集生物性和人文性於一體的文化角色和符號。

而知名動畫片《貓和老鼠》中,老鼠傑瑞的形象也是聰明伶俐,時常把湯姆貓耍得團團轉,將小老鼠機敏、勇敢、有趣、可愛的形象植入了一代人心中。


Advertisements




此外,民間還有一個知名度頗高的典故——「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又稱鼠娶親、鼠納婦、老鼠娶親等,作為中國民間俗信,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影響較大的題目之一,是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其情節「版本」不一,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也有的是夏曆正月十四的夜半。

很多剪紙、年畫等年俗作品都以此為創作題材,一方面象徵熱鬧紅火、多子多福;另一方面,子鼠為極陰的象徵,而臘月至正月,正是新舊歲時交替時刻,故選擇這一時段嫁鼠,還具有除舊布新、送陰迎陽、祛災納吉的象徵意義。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